2006年1月。
连日阴雨间隔,使隆冬时节的上海,更显湿冷难耐了。一天上午,也是阴雨霏霏的日子,我步出家门,顿觉寒意袭人,不由快步穿越狭长的小区,沿一条僻静的小路,转弯朝北,径直向邮局走去。
学校已放寒假了,校门西侧的邮局,一改往日的喧闹与嘈杂,门可罗雀。我很快地取回了一个纸箱邮包,那里面存放着本源先生的压卷大作《历史学理论·方法论》的手稿,拎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分量很重,很重。我之所以不堪重负,主要不是体力的承重而是精神的负担,先生嘱我为他的书写序,在发怵与惊恐之后,我清醒地意识到了一份责任,一份前贤给后代的历史嘱托,在那里需要学术链条的赓继,更需要精神传统的衔接;又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情怀,一种长辈给晚辈的精神乳汁,在那里有太多的挚爱,太多的期盼……
我正这么想着,不觉思绪一下把我带回到上个世纪40年代末。
1949年,对于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而言,这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年份。对于本源先生个人来说,更是他的人生重大转折的开始。
那是一个“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年代。是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远在大洋彼岸留学的本源先生闻讯,欢欣鼓舞,随即毅然作出决定,中辍学习,返回祖国,投身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
新生的共和国的前进步伐,像飞速转动的车轮一样,带动了祖国的各行各业,也带动了已任西安师范学院(即现在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的本源先生。从那时开始,本源先生即以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论作为自己毕生的主攻方向,并很快地在中国古史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于是,他的思考与识见像一条流畅的河,源源不断地从历史深处流入到读者的心田。1956年,《历史研究》第6期刊出了本源先生的长篇论文《论殷代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本源先生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