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瀛寰回眸:在历史与现实中

我与京城四老的书缘

字体:16+-

京城寿者,夥矣。我这里说的“四老”皆史林鸿儒,倘以年龄高低为序,他们是:何兆武(93岁)、齐世荣(88岁)、刘家和(86岁)、金冲及(84岁)。这四老中,我最早认识的是金先生,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念大三,他教我们中国近代史,白驹过隙,物换星移,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余三老,均相识于“科学的春天”之后,也各有三十多个年头。我与这几位前辈历史学家的结缘,竟是出奇的一致:缘于书,传于书,情于书,任凭风雨无常,时间流逝,唯书香常在。

回眸过去,其实我很早就读过何兆武先生的译作了。检点兰克史学东传史,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从一本当时专登译文的杂志中,读到了至今仍留有深刻印象的出色论文:《美国与德国历史思想中的兰克形象》,当时还在念大三的我,对兰克史学之真谛虽只是懵懵懂懂,但对它的博洽与精深却充满了好奇与敬意,并由此对西方史学产生了历久不衰的兴趣与进一步求索的渴望。不过,我当时注意的是兰克,而不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伊格尔斯(当今美国史学史名家),也没有留意译者何兆武先生。当我再次读何先生译作,已是改革开放之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在读西方学术名著《西方哲学史》时,不仅知晓作者罗素,也记住了译者何先生的大名。

此后,我入行渐深,多种何氏的译作,比如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伊格尔斯的新作《二十世纪的历史学》等,都成了我教学与科研的必备参考书。作为翻译家的他,我手头还存有他亲笔题签的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梅尼克的《德国的浩劫》等等。先生译风秉承严复的“信达雅”之原则,力求“信达”,精益求精,不妨在此举一小例证之:翻开先生赠我《德国的浩劫》一书,在扉页题款“广智先生教正,兆武谨赠”,换行另写:“本书印刷错误百出,未及改正,致歉。”书收到后不久,他寄来一份勘误表,共有70处,在附函中,又云:“Meinecke中译名似以迈纳克为近,编者改作梅尼克,亦无可如何也……”,对于先生的“无奈”,作为《德国的浩劫》一书的读者,也只能徒唤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