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寅恪先生在哈佛从历史学转向古代语言学,1921年9月转到柏林大学之后,遂潜心东方学,学习各种东方古代语言。他回国后,很快声誉鹊起,尤其以通晓多种语言、且能运用多种语言进行学术研究而著称于世,在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季羡林先生后来介绍了寅恪先生留下的读书笔记本,也证明了寅恪早年所受的语言学训练十分严格,他非常广泛而深入地学习了相当多的东方古代语言。在中国学者中,他掌握的古代东方语言,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后来寅恪转向唐史研究,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出版的唐代政治史两稿奠定了中国现代唐史研究的基本格局,迄今为止,唐史学界基本上在大方向上仍在他建立的框架下讨论各类议题,比如唐代统治阶级升降中所谓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权力的变迁,比如唐代关陇本位议题,又比如河北地区的胡化议题等。
不过,正如我在导言中所说,如今治学,当以世界学术为背景,因此有必要对寅恪的东方学与他同时代的学者略作一点参照,可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中国学术在世界学术史上的地位。另外,寅恪先生虽然研究东方学,对西学也颇关注,因而本章第二节也对其论著和言论的西学背景略作考辨和提示[1],或许有读者会感兴趣。
实际上,西方学者从其自身文化角度出发,早已提出寅恪先生学术中的西方影响,虽然难以确证,但值得重视,至少这提供了审视寅恪学术的新视角。比如,早在1953年2月,恒慕义(Arthur W.Hummel,1884—1975)便提出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中对《长恨歌》的解读或许受到西方学界对柯勒律治所作《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研究方式的影响[2],注意追溯相关的传奇、历史与文学。寅恪在讨论白居易《长恨歌》时特意提出历史与文学之关系,指出当时白氏《长恨歌》与陈鸿《长恨歌传》实为一体,而陈氏之《长恨歌传》之与《长恨歌》之关系类似《莺莺歌》与《莺莺传》之间的关系,实反映出当时小说作为新文体之兴起,而此一新文体实可见作者之史才、诗笔及议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