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第八章 陈寅恪与赫尔德

字体:16+-

——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

导言

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一生游学日本欧美,以学术渊源而言,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又深受欧美近代学术的影响。他于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成就集中在史学,其史学中掺和了西方近代学术的许多因素。寅恪虽然极少在他的学术文章中提及一些西方近现代学术名家和名作,但在其著述中西方学术的因素往往通过一些专门词汇有所彰显,正是这些因素使寅恪史学远远超越了中国旧史学的樊篱,别创一新局面。寅恪所使用的许多近代西方学术词汇或用语常常不点明出处[1],但颇为当代治史者采用,其中之一便是“了解之同情”,有时亦被其他学者引作“同情之了解”,其实不确。当世学者使用这一用语时,多径指此为寅恪语,遂致中西近代学术关系史上一桩大事湮没无闻。其实此语于史学上的使用和发挥来自德国近代学者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在中文学术界,有时亦译作赫德或赫德尔,这里采用赫尔德一名。余英时先生已对寅恪晚年诗文中所用古典与今典进行了深入探讨[2],实际上寅恪所用西典亦堪注意[3]。本章可作为研究寅恪所用西典之一例。

图六十二 1800年Gerhard Kügelgen所作赫尔德画像

赫尔德1744年8月25日生于东普鲁士莫浓恩(Mohrungen),即现在波兰的莫拉格(Morag),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赫尔德于1762年进入柯尼斯堡大学学习医学,后来在同学影响下转向神学,并学习了哲学和文学。在柯大,他特别受益于哲学家康德(1724—1804)。之后,他与哈曼(Johann Georg Hamann,1730—1788)结为好友,赫尔德不仅得益于哈曼父亲的高超医术得以医好病目,也得益于哈曼而丰富了自己在英国哲学方面的许多知识。1764—1769年,赫尔德在里加(Riga)一家学校教书。1769年5月开始游历法国,先在南特待了四个月,学习法语。后来到巴黎,主要收获是浏览了大量艺术品。他的《1769年游记》(Journal meiner Reise im Jahr 1769)在他死后的1846年才由其子整理出一部分出版,而全本直到1878年才出版。从此书内容可知,赫尔德当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早有计划,雄心勃勃,将自己视为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