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第一节 了解之同情

字体:16+-

本章将首先检出寅恪先生在著述中提到了解之同情一语,探讨其意义及其反映的寅恪史学思想,然后将寅恪史学思想与赫尔德之思想进行比较,揭示其类似之用语与说法,最后来挖掘寅恪传承此种思想的时间、路径与学术史背景。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寅恪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一语,实来自德文Einfühlung,即是英文feeling into或者feeling one's way in。这一德文术语在中文学界常常以“移情”或“神入”的翻译形式出现在心理学和艺术批评理论作品中,有时有关历史主义的论著也会使用“移情”这一翻译。事实上,刘志伟、陈春声两位先生在1995年即发表文章提示了寅恪先生的移情史学思想,他们在文中说,“史学研究中的移情,不是一二文人遣情寄怀的游戏,也不是史家偶尔借用的工具,而是一种在强烈而伟大的历史感之下,对古人及其时代的洞察力和同情心,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移情所达致之境界,固然与史家之学养及所下的功夫有关,但可能更得益于某种天赋。史学研究中的移情理解,在东西方学术传统中均有深厚的渊源,植根于古今史家广博而深刻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在20世纪所谓的科学时代更显示出其价值和魅力。”[12]但他们没有点出这是源自赫尔德的思想;本章的目的之一即是在刘志伟和陈春生两位先生在其文章中略为提示的这种移情史学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寅恪史学的西学渊源。

学界常常亦有人将所谓出自寅恪先生的这一用语写成“同情之了解”,其实不是寅恪使用的短语“了解之同情”。寅恪并未使用“同情之了解”,在此有必要把“同情之了解”加以阐发,以证明其并非德国历史主义者使用的“了解之同情”,“了解之同情”强调感性的“情”,“同情之了解”强调理性的“解”,故而一些西方学者把德文原文Einfühlung用英文译成empathy 很有道理。“同情之了解”强调了“解”的一面,用英文empathic understanding译更合理,译自德文nacherleben一词,原意其实是relive,是社会科学术语,指研究者“重新生活”于当时的情境之中。其使用来自社会科学的奠基人韦伯(Max Weber)和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3]。狄尔泰已经提到赫尔德在提出“了解之同情”这一历史模式的贡献[14]。这一理论常常出现在伦理学、个性理论以及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之中。西方学者把“同情之了解”和“了解之同情”加以区别,“了解之同情”(Einfühlung)理论被认为是植根于康德哲学。20世纪初心理学家李普斯(Theodor Lipps)发展出心理学上的移情理论,把Einfühlung 在心理学上的意义加以阐释[15]。有学者认为韦伯、狄尔泰以及李普斯的理论均受到18世纪初维柯(Giambattista Vico)有关重建过去的思想启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