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西方发现陈寅恪:中国近代人文学的东方学与西学背景

第三节 李长之论赫尔德与艺术史

字体:16+-

美学上的移情思想之外,赫尔德还有一些对当时德国学者的评论,则由李长之(1910—1978)加以介绍。李长之早年在北大读预科,1931年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3年转入哲学系。在学生时代他受贺麟和杨丙辰两位老师影响,培养了对德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尤其对康德情有独钟。当时他在清华交往的同学中有不少也对德国文化很有兴趣,比如季羡林,后来留学哥廷根大学。李长之曾计划1937年留学德国,未果[60]。

后来在1943年东方书社出版了李长之编译的《德国的古典精神》一书,收入1933—1942年他编译的六篇作品,介绍一系列德国古典学者,包括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61]、席勒、歌德、洪堡、薛德林(即荷尔德林)等学者,但没有专门文章介绍赫尔德。李长之在1941年9月9日写的《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自序中说他藏有狄尔泰的《生活体验与文艺创作》(Das Erlebnis und die Dichtung)一书[62]。其实该书的题目是Das Erlebnis und die Dichtung :Lessing,Goethe,Novalis,H?lderlin,最早于1906年在莱比锡出版。他的《德国的古典精神》一书借鉴了这本书,同时掺杂一些其他的德文著作,比如汉斯吕耳的《德国文艺中之启蒙精神》、《德国文学词典》等书。

据他自己解释:“也许有人说为什么没写海尔德?我的答复是:也算写了,这就是散见在温克尔曼的一文里,和席勒的一文里的。再说他们的精神是一个,所以也不必沾沾于某甲某乙了。”[63] 这篇所谓关于温克尔曼的文章题为《温克尔曼——德国古典思想的先驱》,原名为《德意志艺术科学建立者温克尔曼之生平及其著作》,完成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一月十三日,刊载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三卷4期。

而关于席勒一文题为《席勒精神之崇高性与超越性》,原名《论席勒及其精神进展之过程》,完成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八月二十八日。作者注云改译于北平,原载《文哲月刊》一卷9期、10期;由此看来可能是翻译编辑的作品[64]。在参考书目里面,李长之仅仅列了一种赫尔德的文章:Herder,Denkmal Johann Winckelmann,正如李长之自己提示的,这实际上是海尔德在一七七七年完成而在一七八一年发表于德国《水星》杂志的《温克尔曼纪念》[65]。这样一篇文章用于介绍赫尔德对温克尔曼的评价显然太过于简陋。因此,根据上文的提示,李长之《德国的古典精神》一书的主要资料来自狄尔泰和吕耳的著作,因为后两人均没有专门讨论赫尔德,李长之没有现成的材料进行编译,所以才没有写赫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