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赫尔德在中文文献中的译语虽然有海尔台尔、海勒兑尔、海豆尔、海尔德、海尔得尔、黑尔德、赫尔德等多种[84],但赫尔德最后成为通用译语。而20世纪早期提到赫尔德的一些中国学者从王国维到何炳松等人都没有互相提及对方对赫尔德的介绍[85],换言之,每个学者都是独立介绍引述赫尔德的思想和主张。确切说,第一,他们都很少把赫尔德和他的老师康德联系在一起,偶尔会有学者如周作人、陈铨注意到赫尔德和歌德的关系,但是没有人提供一个具体的赫尔德生平和交游介绍。直到在20世纪80、90年代,当中国再次开放国门介绍西方学术思想时,却翻译了两本德国和苏俄学者写的赫尔德传记[86],而没有翻译赫尔德本人的著述。第二,在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李长之等人的著作中,赫尔德从来没有被当作主题介绍过,常常是当作配角被提及而已。第三,赫尔德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影响较大并产生成绩的领域可能集中在民俗学、文学、美学和历史哲学[87]。赫尔德的移情说则已经被宗白华认识到并准确介绍到中国学界。第四,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早期介绍赫尔德的中国学者分别留学日本、欧洲和美国,比如王国维、周作人、吕澂等人曾留学日本,朱光潜留学英国法国,蔡元培、宗白华留学德国,何炳松留学美国,他们均曾在当时世界现代学术列强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留学,才能了解到西方现代学术的进展。
就本章引言中提示的人物、观念、文本而言,本章提供一些一般性的结论可供参考。在西学入华过程中,有些人物是以主角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康德、歌德,以及正文第三部分中李长之笔下的温克尔曼、席勒、洪堡等人;也有些人物是以配角的面貌出现,如赫尔德。有些名词和观念在民国初年曾风行一时,为学者著作和大众媒介常用,如维新、国民性、国粹、民主、科学、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以及赫尔德所谓民族精神(Volkgeist)[88];也有些名词和观念是潜移默化或者仅仅存在于学者的学术史中,如赫尔德所谓“了解之同情”或曰“同感”、“移情”,以及“民声”。以文本而言,传递观念的文本可以是原文文本,也可能是译文文本,如王国维、周作人等在日本读到的日文文本,也可能是改编文本,如李长之留下的文本。不同文本对特定人物的观念的表述可能非常不同,所以,我们得到的有关赫尔德的信息不过是十分零碎的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