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在哈佛的中日两国留学生当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我们前文已提示了哈佛中日留学生的居住习惯有所不同,中国留学生大多数住在校园附近,而很多日本留学生刚到哈佛时选择住在波士顿西郊的日本人聚居区,后来才住到校园附近,似乎比较谨慎,也比较抱团,可能也是生活习惯问题。不过,除此之外,两国留学生群体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其一,同样主要来自两个大城市,日本学生仍然主要来自东京,来自大阪者要少很多。而中国留学生注册时表明来自上海的人最多,这当然包括祖籍来自其他地方而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出来留学的学生。这说明当时上海乃是教育水平较高、西学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从圣约翰大学出来的学生因为学术背景接近美国,英文基础好,也比较容易被哈佛大学录取,学生进入哈佛之后,也比较容易适应。例如俞大维,他入学之后,在哈佛表现极为优异,不仅每年都拿奖学金,还能指出神学院教授穆尔(George Foot Moore,1851—1931)书中的失误[35]。中国留学生注册标明来自北京,乃是因为很多人通过清华学校的留美考试来哈佛,清华学校当时是利用美国返还的庚子赔款而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所以当然会吸引很多学生参加其选拔考试[36]。
其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留学生有五人在哈佛学习牙医,这是与中国留学生最大的不同,因为当时中国留学生似乎无人学习牙医。日本非常重视牙医,早在1890年即酝酿成立相关组织,当时牙医数量不多。至1903年即成立了牙医的专业组织,即齿科医师会。1926年改名为日本联合齿科医师会。1931年日本设立学校齿科医制度,1940年设立齿科军医制度。1907年中原市五郎(1867—1941)创办私立共立齿科医学校,这是日本第一所专业牙医学校,后来改制为日本齿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