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新成立的中华书局和1897年问世的中国现代出版机构的象征——商务印书馆,都在其所出版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郑重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表达了一种包含中华民国各民族在内的民族政治新概念,值得今人关注。
是年10月,潘武编辑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本国之部》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在第二章第二节“民族”部分明确写道:
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位,其他各族更起迭仆,与汉族互有关系者,曰苗族,曰通古斯族,曰蒙古族,曰土耳其族,曰西藏族。
同年秋季,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高等小学用的历史课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其中的第4册第20课“民国统一”的有关内容,也使用了“中华民族”的新概念,并典型地说明了民国的建立对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重要意义。其言曰:
我中华民族本部多汉人,苗瑶各土司杂居其间。西北各地,则为满蒙回藏诸民族所居,同在一国之中,休戚相通,谊属兄弟。前此为一姓专制时代,各私其种人,故多不平等之制度。今民国建立,凡我民族,不问何种何教,权利义务皆属平等,无所轩轾。利害与共,痛痒相关,同心协力,以肩国家之重任。[1]
这里,“中华民族”一词和概念在完全现代意义上的较早使用,具有一种鲜明突出的政治文化标志性。它同“专制时代”的各民族“不平等制度”的废除和信教自由、人民权利义务平等的政治体制之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实在绝非偶然。下面,我们拟从几个方面入手,就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大清王朝对于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最终形成和认同所起到的作用问题,展开具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