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复兴”论迅速达到**,随即流行于整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中,国民党、国社党对这一话语和思潮的流播,起到某种倡导作用,而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刺激,则成为其直接的动因。
在近代中国,除国民党之外,最热心于“中华民族复兴”论的政党,莫过于中国国家社会党了。该党诞生于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后不久的1932年,它甫一成立,就创办了著名的《再生》杂志,以再造中华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其创刊号中所发表的《我们所要说的话》,1938年直接成为《中国国家社会党宣言》。这是一个完全以“中华民族复兴”为理论宗旨,全面体现国社党思想主张的政纲。该党的创始人张君劢、张东荪等,均为昔日“研究系”的骨干,1947年,它与另一由“研究系”发展而来的政党“民主宪政党”合并,共同组成“中国民主社会党”,简称民社党。在该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仍然表示“本党同人不得不大声疾呼民族复兴,而民族之复兴,首莫重于道德之复兴”。[100]但其在建国思想上,却又有别于国共。它希望通过“修正的民主政治”,“国家计划的经济”,铲除官僚资本、进行恰当的土地改革,实施普及教育、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等政策,在国共之间、美苏之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出一条独特的中间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101]“九一八”之后,作为始终高揭“中华民族复兴”旗帜、长期介于国共之间的中间党派的典型,国社党的有关论说,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高涨,也体现了这一思潮的思想高度、精神强度和时代品格。
显而易见,作为一种时代思潮,“中华民族复兴”论的发生和演化,与民国各政党诉求之间的彼此互动,是长期存在的,也可以说它不得不打上了民国政党话语政治的深深印记。但与此同时,民国时期的“中华民族复兴”论又有超越“政党”政治的重要面向,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它是那样的众说纷纭、复杂多彩,凝聚着亿万国人渴望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富强的奋斗意志与生存信念。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民族复兴”论的广泛流播,又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国人需要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心理和精神祈望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