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3.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华民族”书写

字体:16+-

抗战时期,中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如何表达“中华民族”,也很值得今人关注。它关系到国民政府如何从基础性历史知识的书写和传授的角度,在青少年中积极塑造和强化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问题。在这方面,青年学者刘冬梅曾做过相关的专题探讨。她通过研读大量中学历史教科书,得出结论说,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在中国史教科书中,“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名词和概念基本上同时使用,但使用“中华民族”概念的教科书已经相对较多。到了40年代,则使用“中华民族”概念者更是占据了优势和主流,同时“用汉族、种族、人种等概念来指代中华民族的现象越来越少”。而无论使用何种称谓,其关于中华民族的认识都大同小异,都强调她由多个兄弟种族或民族长期交往融合而来,最终构成为一个民族整体。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观念,已得到“学界认可”,而“中华民族”的称谓,也已“被国人所接受”。[186]

另有一位年轻学者也指出:在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从其有关表述来看,“193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体的看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叙述上,都强调中国各民族起源上的一致性与历史上的融合以及现实中的平等关系,中国各民族互相影响,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个新的包容各民族的‘中华民族’。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观念开始形成”。[187]

笔者虽不赞成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华民族观念才开始形成的看法,毋宁认为这一时期该观念已在社会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传播,变得更加自觉了。但是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里“中华民族”概念的使用和有关论述的判断,以自己阅读过的部分教科书的感受来看,则与他们二位的结论大体吻合。只是笔者在做类似判断的时候,更愿意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九一八”和“七七”事变这样的重大事件的影响,来作为观察问题的基点。由于这些事件的影响稍后显现的“时间差”,它们与以20世纪30年代或40年代为时段来把握变化的方式,差别其实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