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前述各章中,我们对清末民国时期现代中华民族观念之演变和发展,进行了粗细相间的历史勾勒和必要分析。这或许可以作为本书的主要目标。100多年前,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曾说:“凡事物必尽其真,而道理必求其是,此科学之所有事也;而欲求知识之真与道理之是者,不可不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其变迁之故,此史学之所有事也。”[1]对于“史学”的功能及其与一般科学之关系的阐发,此论可谓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不过,即便依王氏此说,从“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的角度来看,本书的任务也还并未完成,就更不必提史学那种内在的“求真求是”的“人文科学”追求了。
比如,清末至民国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究竟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认同观念,还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实质上只不过是一种纯政治性的“国民”全体认同观念呢?此一认同赖以支撑的理论依据和认知基础,有何值得注意的明显特点?再比如,该观念产生、传播和社会认同的过程本身又具有何种重要特征,单纯用“建构论”来概括其长期存在的历史过程之性质是否妥切、恰当等问题,实都仍需我们做出进一步集中的探讨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