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暂停”是一个很普遍的应对行为不端的后果。正确使用的方法是,孩子被短暂地隔离,不得与同辈及照料者有正面的接触。假如正确地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孩子停止不端的行为,平静下来,并有一个较正面的新开始。
很不幸的是,太多家长和照料者不会正确地运用“暂停”,他们除了隔离,还加上粗暴的言行,让孩子感到被排斥和被侮辱。这种损伤人格的做法并没有带来多大的益处。切记,“暂停”时尽量不要恶语相加。
另外一些家长常用的惩罚手段是打一顿。许多打孩子的父母解释他们这样做真的很见效,孩子立刻就老实下来。其实,许多孩子是为了避免皮肉之苦才遵从父母的。这种行为虽然在短时间内马上见效,却断绝了教导孩子自我控制及解决问题的机会。
打孩子常常会造成反效果。因为它使孩子感到无力、不公平,还有可能怨恨父母。挨打之后,孩子比较会想到报复而非自我改进。羞辱的感觉可能使他们否认做错事,或者他们可能计划如何避免在下次犯时“被逮到”。
惩罚的时候,父母最好的态度是处之泰然。是平静的,并不动怒的。愤怒的父母会教导出愤怒的孩子,安宁的父母会教导出安宁的孩子。任凭孩子大叫大嚷,妈妈都可以继续抱着他,轻轻地拍拍他,使他明白受惩罚的时候,妈妈仍是爱他的。但却不要太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明白不守规范是不会得到额外的关注的。
惩罚完了,孩子静下来,父母仍是那么平静。一切便可继续,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持久的不满情绪,时不时就提起这档子事,孩子便会持久地不高兴。
记住,惩罚的目的绝不在于发泄成人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而在于帮助孩子明晰正确行为与越轨偏差行为的分别,帮助他成长为能独立思考的人,并且不需要外在监督而能自重、自持与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