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的纪录片《零零后》,展现了一群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十年前,他们被父母送入同一所幼儿园,十年间,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就把孩子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追求完美、努力给孩子最好教育的妈妈,孩子却经不起失败,坦言自己是“被逼着成长”;努力培养孩子手足情却不得法的家长,孩子最终成了叛逆的“问题”少女,直言自己“并不理解手足之情”;尊重孩子内向天性、顺其自然的家长,孩子依旧内向,虽也学会了如何和朋友相处,但依旧从容表达“我享受内向的状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在自己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指出:孩子即将面对的世界是灵活多变的,兼具未知与已知。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已经打开的盒子”里的内容,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尚未打开的盒子”和“即将打开的盒子”中的内容的好奇心。
一言以蔽之,教育要站在未来看现在,教育不光是让孩子为现在的世界做好准备,更应该尽量帮助他们为看不见的未来做好准备。
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是:教育的成功,到底应该用什么来衡量?这一切,只有时间知道答案。而且,这个时间很长,长到是孩子的一生。时间会告诉我们两个最重要的答案:
第一,孩子的一生是否幸福。如果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满足的,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虽然,我们看不到那个时刻。显然,成绩、学校、工作,都无法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幸福。因为幸福,不光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会理解幸福、追求幸福、把握幸福,这才是关键。
第二,孩子的一生是否价值最大化。这里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孩子能否发挥所长,为家庭、集体、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果我们培养了很多奥数世界金奖,但最终很少有人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如果我们的孩子将来挣钱很多,但却从来不懂什么叫回馈,那我们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