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具有动**性,如果毫无防备,父母和老师就像坐在火山口上的人,很难说哪一天就会出问题。心理问题往往具有猝不及防的特征。
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的采访时,探讨了青春期“成长的烦恼”。五个女中学生离家出走,要到五台山去当尼姑。结果还未到目的地,钱花光了,后来被警察发现,给遣送回家。她们出走当尼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跟学校、跟家庭发生了矛盾。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忽略了心理健康,就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没有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正常。所以说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应当包括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卢家楣等教授在《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心理健康七条标准:
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多数人都属于智力正常的。智商低于70为落后,是弱智的。
第二条,情绪、情感稳定乐观。
第三条,意志坚定,能够自制。
第四条,人际关系协调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具体又有三种标准:
① 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
② 在交往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③ 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宽厚待人。
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
第六条,自我悦纳。
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每个人实际上有四种年龄:
第一种是实际年龄;第二种是心理年龄,人具有心理成熟期和发展阶段的特征;第三种是生理年龄,根据生理发育的实际状况来判定。第四种是社会年龄,指的是一个人处事待人,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像一些企业家,他们敢于决策,敢于冒风险,敢于跟许多人合作,这就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