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环境
证券投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市场活动,它是建立在投资者完全自主决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市场机制是证券投资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缺乏这一条件,就不可能有正规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也就缺少可供人们投资选择的金融工具或有价证券,人们更难以根据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金融市场发展了,不仅有价证券种类会日趋丰富和多样化,而且还会培养和增强人们的金融意识,从而使证券投资活动日趋活跃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初,沪深交易所刚成立时,共有十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小的可怜;到2013年年底,境内包括创业板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共有两千多家上市公司,证券化比率也曾接近100%。此外,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基金以及各种商业票据等都有了相当大的市场规模。
(二)居民收入状况
稳定的、较高的居民收入也是证券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居民收入状况直接决定着家庭剩余资金的多少。当家庭的平均收入很低时,绝大多数家庭没有资金剩余,所以投资成了少数人的追求,即使有金融市场,投资也难以活跃。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居民普遍低收入的双重约束下,我国居民几乎没有金融资产,能拥有的银行储蓄存款余额亦低得可怜,当时的GDP为3624.1亿元,人均只有378.6元,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仅210.6亿元,人均只有22元。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居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在2009年,我国GDP总量就达到335353亿元,人均GDP接近3800美元,城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75元,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规模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随着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剩余资金的迅速增加,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日益浓厚,证券投资现已成为众多家庭特别是城镇居民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