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级教研组织中,指导教学都是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职能。
教学总是发生某个教室之中。在中国,一些学校的同一年级可以有几十个班级,一个区动辄上百所学校,“指导教学”,谈何容易!几十年来,中国的教研组织,围绕着指导教学这项职能,逐渐地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一些基本特征。
一、“全学科”“全年级”“全员性”“零距离”
2009年8月下旬,北京市某中学,学生还没有开学,教师们已经结束假期来到学校,投入新学期的各项准备工作。某中学高中语文学科的刘老师来到学校教务处,手里拿着一张表格,行色匆匆,找到负责教学的吕主任:“这个学期的课表有错误,周三下午给我排了一节课,那是区里的高中语文教研时间。”吕主任拿过课表仔细看了看,然后打开计算机,调出自己设计的原始表格,发现上面的安排并不是这样,周三下午并没有给刘老师排课,看来是编辑打印时出了什么差错。于是一面向刘老师解释,一面安排办公室人员收回已经下发的课表修改重印。
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实当中十分罕见。在大中城市的区一级教研室——比如北京市的各个城区,各学段及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基本都有统一、固定的时间安排,相当稳定且很少变化。比如,中学语文在周四上午,小学数学在周二下午……各个学校的“吕主任”们——有时是教务处的主任,有时是教务处工作人员——对此当然十分熟悉,排课表时会细心地将教师的上课时间与教研活动的时间错开。通常在前一个学期末,至迟在正式开学之前两周,课表会完成。一位中等规模中学的校长(LF,2010)表示,“新学年,也就是暑假后那个学期,这项工作大概得花上一个星期左右。寒假后,简单些,也就是三天左右的工作量吧。”另一位中学名校,当然也是规模巨大的中学的校长(HG,2010)补充,“其实我们的时间也差不多,一个星期大致够了。不过,不是排完了就完事大吉。开学后,大约还要有三周左右的调整时间。特别现在,各种培训、进修——教研以外的啊,反正各种活动很多,因此排好的课表还是要做许多调整。三周上下,基本可以稳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