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教材数字化变革研究

二、教材对师、生、教、学的负面影响

字体:16+-

如前文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时期内,都采用“一纲一本”的统编教材方式,从1951年至1986年,国家教委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共编写了7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86年以后,中小学教材建设进行重大改革,教材编写由“一纲一本”变为“一纲(标)多本”和“多纲(标)多本”。“一纲一本”时期,教材几乎是教师和学生唯一的教学资源,有限的一些辅助性的参考书也是紧扣教材编写而成,教材处于毫无竞争的绝对“霸权”地位,既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试的依据,教材不由自主地扮演了教学的“圣经”、测试评价的“考经”角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育者缺乏科学的教材观,盲目地仰视或藐视教材,教材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成束缚,不能实现教材应有的价值。

(一)教材对教师教学的负面影响

1.教材限制教学

我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教材是教学、考试的极其重要的依据,以至于出现把教学简单化成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行为。教材被师生过分倚重甚至很大程度成为他们的依赖,教学也按照教材设定的框架和顺序开展,一切都从教材出发并回归教材,教师几乎是拱手交出了主动性和决策权。这种状况即使在国外发达国家也比较普遍。早期有研究发现,四年级学生82%的学科学习活动时间,都花在使用教材上。[33]教材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无形限制了教师经验、智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批判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评价也或多或少步入了误区:教材是评价教师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点都能讲清楚、说明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这样的教学就被视为成功的教学,这样的教师就是高水平教师。相反,忽视教材、不落实教材、超越教材都可能受到怀疑、质疑和批评。导致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乖乖地回归教材。久而久之,即使最初对教材有所抱怨的教师很多也逐渐适应,并安于这样的现状——因为教学变成相对简单的“教书”行为,通常只需经过一轮的磨炼之后,教师就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