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次参加教育研讨会,感受到一个强烈的对比:西方教育工作者发言,或是国内专家介绍国外经验时,他们除了理念,更多谈的是数据、做法和实证。有个事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美国刚开发出一款游戏软件,帮助小学生学习四则运算。设计者在谈及自己为什么出这些题时,他说,根据脑科学研究,一个孩子完成异母通分时,大脑里要经过四个步骤,他所出的题便是按照这一研究成果而设计的。
与他们相比,中国教育工作者更偏好观念表达,“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很多发言人口中反复出现。听得多了,不免使人昏昏欲睡。即便谈到做法和措施,在回答“为什么这样做”时,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往往是拿出“因为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解答。
这岂不怪哉?观念指导实践,然后再用这一观念来证明实践。这种“自证”,未免太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了!这也让我们倡导的各种观念,总是高高飘在天上,不容易落地生根。
一年多前,有单位发起“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新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即只有约1/4的教师表示满意。
原因可能很多,但新课程的可操作性差是原因之一。看看我们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薄薄的小册子,便涵盖了三年甚至六年的学习目标和标准。表述相对简单,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标准的笼统、简化和不全面。首都师范大学的邢红军教授曾指出,科学方法至今没有被纳入各学科课程标准,而且各学科课程标准还普遍存在以“科学探究能力”代替学科能力的做法。诸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证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广为流传的“科学探究要素”,其实只是科学探究的步骤罢了,并没有涉及能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