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而介入社会,大学究竟是为社会服务还是批评社会?是依附于社会还是独立于社会?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座灯塔?是迎合眼前的实际需要还是光大高深文化?
——赫钦斯“理想化”问题是指,大学片面追求(或只强调)内部的办学规律,自身的特殊性、创新性、卓越性,而忽视了大学应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价值性、工具性、实用性。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迷失了方向,不知会飞向何方。
一、“理想化”表现:历史上出现的300年“冰河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大学就会快速地健康发展;当大学远离社会发展需要,孤芳自赏时就会停滞,甚至倒退。下面以英国、德国、美国大学的发展历程说明这个问题。
(一)当大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大学就会快速地健康发展。大学的产生和两次质变与重心转移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大学从中世纪的学术行会发展至今,历经曲折,日益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社会发展与大学发展彼此制约、互为因果。从大学的角度看,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动因是复杂多样的,而其根本动因则在于社会需要。现代大学曲折发展的历程强有力地证明,大学的发展一刻也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需要。
11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经济复苏,城市生活充满活力,宗教神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教会势力渗透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在此背景下,世界学问中心逐渐汇集于拥有学校和图书馆的教堂,吸引著名学者前来研究、讲学,各地学生慕名而至,聚集于此,形成各种师生组织。到12世纪,为了取得自治权利,减少教会的控制和干涉,保护自身利益,这些师生组织像手工业者和商人一样组成行会。“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原意即行会,但并非手工业者或商人行会,而是学者或学生行会,这种行会即中世纪大学,如巴黎大学于1252年拥有校印,其上所刻即中世纪拉丁文“巴黎师生行会(Universitas Magistrorumet Scholarium Parisiensiu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