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性、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认识大学的“逻辑起点”。
——伯顿·克拉克
大学是一个由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的社团。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大学是“遗传”与“环境”作用的产物。上一节主要探讨了“环境”作用,即大学如何与“社会环境”互动的,如何通过互动使大学发展、变化的。本节主要讨论“遗传性”,即大学的本质属性、特殊性——“学术性”;大学的“坚守性”“理想性”。
一、大学的本质属性
通过考察大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大学的功能在变化、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在变化、大学在不断走向综合化、多元化,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大学“学术性”这个本质特征没有变,大学的逻辑没有变。
如上所述,大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大学的“元素”众多,概念繁杂,诸如:大学功能、大学任务、大学定位、大学特色、大学目标、大学理想、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核心竞争力等,那么大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办大学有没有可遵循的内在逻辑?
有研究指出:大学之所以能够保持近千年的充满活力的延续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学术使命和价值。[1]
大学是社会的人才培养机构和学术组织,学术性是其本质属性。大学的学术包括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学术的使命意味着把大学的丰富资源与最急迫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学术的价值取决于它对国家和世界的服务。
就个人理解,大学的学术性、逻辑性可用这样几句话概括:第一,大学的三项社会功能决定了“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大学的逻辑起点;第二,学术性主要体现在探索性,体现在高深知识性。其核心是创造、创新,是发现、发明;第三,创造、创新需要学术自由的氛围和制度保障。三者的关系是:第一句是逻辑起点,第二句、第三句表明了三者的递进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