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字体:16+-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需要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而多方面的适应困扰往往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困惑,诸如焦虑、抑郁、害怕、紧张、怀疑等。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心理困惑加以调节,就可能发展为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关注自己和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为“心理健康”下了如下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并给出了4项标准: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经典标准:

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⑨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⑩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如下:[1]

(一)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