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之我见

字体:16+-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是这几句读书自况的描写,引得后世仁智互见,纷争不已,千载之下,仍莫衷一是。“不求甚解”之所以引来这么大的争议,乃至非议,源于中国传统的“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即考据式的读书方法。陶氏的颠覆反转乖离过大,难免被认为逸出了“正道”。再者,作为千古定评的诗文大家,怎么能开读书“不求甚解”的先例和滥觞?非议或遭批评也就在所难免。

笔者并不赞同对“不求甚解”一说的过度反应,愿置喙一辨,陈鄙管见。

第一,把握陶渊明的阅读观,需有整体眼光,不能抓其一点,窥斑蠡测,就据以推断或非议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生出以点带面之嫌。联系陶渊明的其他诗文看,“不求甚解”的观点并不能站住脚。如他在《移居》诗中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说明他读书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并非不求甚解的读书一族。换言之,读书“不求甚解”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恐并不确当。这就要从另一角度去推究“不求甚解”的要旨、真义。

叶至善认为:“‘不求甚解’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理解透彻;一种是‘不钻牛角尖’的意思。陶渊明的本意恐怕是后一种。”其实,笔者倒认为陶渊明的观点是两者兼而有之的。

就“略知大意”来说,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对两汉经学、魏晋玄学的反动,旨在殳除枝叶,达到提要钩玄,取其精髓的目的,是道家不拘形式、专注精髓的一种方法论。所以明代李贽在《四书评序》中赞扬说:“千古善读书者,陶渊明一人而已。”明代薛瑄也说过:“得意忘言,乃知读书不可滞于言辞之闲,当会于言辞之表。”“知大意”,亦可理解为把握整体的读书法。不一定事无巨细、意无轻重,全然详解穷究,博观约取、意会领悟就行了。一如民国冯煦所言:“诸葛之观大略,即贤哲识其大者;靖节亦非不解之谓,但不若今之琐碎浅陋,支离穿凿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