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生读的书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因为:从发展需要看,人的需求、目标、职业发展取向不同;从心理层面看,人的兴趣、喜好、心性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取向;从价值层面看,人的眼光、追求、层级、境界等不同。这些不同的叠加,必然会使每个人锁定不同的读物,构建自己一生不同于他人的阅读系统。但若要将这些不同统摄起来,用一个统一度更高的、内在深刻的理由概括,那就是阅读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所有的阅读不同的区隔和分野,都是由寻找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根本的哲学追问或逻辑因由决定的。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发现、寻找和成就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能没有阅读。没有阅读的人生是蒙昧的人生;是浅俗的人生;是只有生命的存活、存在,没有精神享受、心灵丰盈的人生。人的生命的存在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懵懂的存在,它是需要精神指引的,而精神指引是由阅读来承载和赋予的。离开了阅读,我们不可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我的才华、能力、禀赋、特长是什么?应该锁定哪一条人生的路径往前走,而抵达成功?这些都将成为生命的“黑箱”和“盲区”,不思考,人就会成为失去方向的迷途者、精神枯萎的干涸者。这样走完一辈子的人,我们说他枉活一生、白来一世,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如何在阅读中寻找自己呢?
阅读是为了找到自己生命的定向
人从“十五而有志于学”,今后会选择怎样的职业道路,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在哪方面更适合自己,更容易走向成功,完全是不确定的变数。成功的人都是能准确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事业的人。而大多数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是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寻”,却并没有得其门而入,只能在错位或无奈中度过此生。寻找生命的航标和定位,离不开读书。书能让我们发现和筛选自己的喜好、志趣、能力倾向,赋予我们选择的眼光、能力、本领、智慧甚或机遇。许多人都是靠书的指引,找到自己的心灵方向和生命定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