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是有活性、生机和张力的。给它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点春风,它就还你一片新绿。“阳光”和“春风”是外界输入的能量,是思想的生长点。换言之,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没有外物、外事、外媒的扰动,它就是平静无波的。现代科学证明,严格不与环境进行任何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孤立系统,由于系统内部要素间相互作用不断地消耗物质和能量,最终会逐渐退化、瓦解,走向能量耗逝的末路。相反,倘若有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对原系统形成一定的“偏离”“涨落”和“扰动”,使系统逐步离开它的平衡态,原有的结构就会为新的结构所取代,形成新的有序和稳定状态。这就是思想增殖和创新的机制。
思想的阳光从何而来?当然,路径是多元的。比如,经验、交流、行万里路,这些实践层面的体验、碰撞、感悟,常常构成思想阳光的来源。但人活在世上,受到生活圈子的局囿,直接体验和经验的事毕竟是有限的,充其量也只能占到我们知识、思想、智慧生成的20%,更多的占80%的应该是间接的、别人的经验为我们构筑的思想殿堂、提供的精神营养品。这是一个宽广的思想通衢,一个无尽的思想、智慧之源。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书籍。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犹如人的机体的生长依赖于食物的营养,思想的成长离不开精神的载体——书。书是人类思想成长的精神要素、智慧源泉,徜徉、流连或攀缘其间,我们可以领略思想的伟丽、精神的壮美、智慧的深邃,获得思想的照耀,并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读书是寻觅人类精神阳光的过程,但思想的阳光并不常有。有些大部头不见得就有多少有价值的思想,大部分可能是重复的、反刍的、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的东西。这样的内容是不具有阳光属性和品质的,充其量是阳光周围的云彩而已。因为任何时候堪称思想阳光的东西,都是凤毛麟角的,都是稀缺资源,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而又难觅其踪、不可强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