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让力量植入心灵

读一读不太懂的书

字体:16+-

读什么书?若以懂为标准划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一看就懂的书;二是完全不懂的书;三是似懂非懂的书。我们主张:一看就懂的书,少看;完全不懂的书,不看;似懂非懂的书,多看。

一看就懂的书,为何要少看?

其一,一看就懂的书,没有阅读障碍,它可能低于你的水平,充其量是和你的水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和你的想法、理解能力、理解范围差不多。阅读这样的书轻松,没有困难,无须思考,可唯其没有困难和去思考化,你也就失去了克服困难后才能获得的东西。这样的书,可能是不值一读的或不需要读的。其二,一看就懂的书,太浅,只有消遣价值,没有发展价值。如信息类的资讯或娱乐性的书刊等,都属于这一范畴。这样的东西读多了,人可能会增加宽度,但失去了深度,失去了使生命变得厚重和立体化的维度——灵魂维度。其三,一看就懂的书,容易让人养成随意、散漫和浮躁的阅读心理,使思维养成只会在文字的表面滑行的阅读习惯,不再能看进去有深度、磨脑子的书,使人变得浅俗。所以,人还是应该去读与我们现在的想法、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有一定“落差”的书,从书中获得平庸的书所不具有的东西。

完全不懂的书,何以可不看?

完全不懂的书,是完全超出阅读者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书,它说明阅读者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档次水准还不具备挑战这类深邃、艰深的书的资格,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些书对他们而言是天书,没必要自不量力,非要较真、不信邪,去啃。啃了,也必然不知所云、不明何意,因为没有与之相配的咀嚼的“牙”、消化的“胃”,无福消受,不如不读。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的:“当我在读书中遇到某些费解的地方时,我从不一味冥思苦想;倘若我尝试一两次后仍不得要领,我就把它甩开。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死啃它们,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精力。”清人黄黼也说:“用意深晦不明者,可解则解,否则不求甚解。盖读书贵得大意,此古人所谓善读书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