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写作是一种互动相生、互促相成的关系。台湾作家李敖说:最好的读书办法是为了写作而读书。又说:要想搞明白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本书。这些经验之谈,就是对读书与写作关系的深刻诠释。读书为了写作,写作需要读书,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协同运作,才能远走高飞。“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由此分析,只写不读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写文章的人,都懂得阅读吸收的重要性;都明白不读、不吸收、不参照,视野窄陋,水平低下,如何去写的道理。诚然,实践躬行、经验总结,亦可梳理提炼,援笔成文,但没有读书的理论铺垫、思想的充盈,恐怕只能就事论事,满纸浅俗。清人冯班在《钝吟杂录》中这样强调读和写的关系:“多读书则胸次自高,出语皆与古人相应,一也。博识多知,文章有根据,二也。所见既多,自知得失,下笔知取舍,三也。”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给《作文智慧》一书写的序中指出:“多读书有助于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思维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又加深了阅读理解,如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后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台湾李欣频也说:“只阅读而不整理及与人分享,我深觉是一种罪恶。书写是阅读的完成。”所以,写和读绝对是相伴相生的。但只读不写的,大有人在,因为读易写难。读是只要认识字就可以为之的、门槛很低的事,而且即便读了也不是为了写而读,而是打发时光的、随兴的、消遣的阅读。写就不同了。写是一种创造技能,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写、都能写的,都愿意“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的,而且即便写了,如果写得不好,也没有兴趣和可持续性。问题在于,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种需要常性、需要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的技能。偶一为之或一曝十寒的写作,不可能产生量变积累而达臻质变提升的突破,练就写作能力。而越是这样,人的畏难情绪就越大,写作兴致就越低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写而不读和读而不写都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