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陈平原教授指出:“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勤勤恳恳,但收获不大,连一点‘书卷气’都显示不出来。为什么?原因很多,最大的可能性是方法不对。”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提出过类似的判断:“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这样的情形和事实使我们不得不追索怎样读书才能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才是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读书?
深思地读书
读思结合是读书的一条永恒法则。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王夫之就提出过“学思相资”的观点。他认为:“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乃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功也。”王安石认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读书何尝不是?比之对自然风物的观察,读书更是直接诉诸人的思考的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读书倘若不“过脑”,不“心到”,那还叫读书吗?而且浅思、泛思还不行,必须“求思之深”,才能“往往有得”。考察那些读书多而低效甚至无效的人,大抵因其读而无思或思之不深所致。叔本华就认为:“如果不加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马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郑板桥也批评这种读书:“眼中了了,心下匆匆……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这正是读书人中有的有成就、有出息,而有的一事无成的原因。试想,思之不深,事物的本质能浮现吗?精妙的思想能光临吗?创新的成果能诞生吗?思之不深,书中深邃的意蕴能理解吗?创意的联想能光顾吗?书中的精华提炼得出吗?深思的读书或读书的深思是一种沉潜的运思,是一种追求思考的深度和质量的思考,是一种“内在超越之思”。这种思考不是对书的内容的浅层次的呼应、即兴式的应答,而是深入底里的探究、激活潜能的追索,故而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的边界,占领精神的高地。显然,这样的读书才是优化的、最有价值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