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有效性研究:来自一个省的数据

二、单一——微调时期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问题与政策目标

字体:16+-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直接决定着哪些公共教育问题会最终成为高等教育政策问题。人才培养问题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第一个政策问题。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同志在酝酿改革之际,就意识到人才的匮乏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975年邓小平同志曾对当时的大学招生方法和教学质量提出批评:“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有些大学只有中等技术学校水平,何必办成大学?”“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针对中共十一大提出的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因此,1977年8月科教座谈会的中心议题就是“**”期间遭受破坏的科教战线如何开展工作,其中就包括高校该如何恢复正常运行的问题,首先就是恢复文化考试招生制度。随后教育部作为政策制定主体,专门召开了招生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的招生政策。1977年10月,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27.8万人;1978年夏,全国共有610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新生40.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31.1万人。到1985年,高校在校生规模已达到了342.8万人。

根据康宁的研究,改革开放以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有两次发展波峰,第一次就是1978-1985年间,平均发展速度为10.32%;第二次则是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后[1]。由此可见,1978-1985年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起飞时期。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与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相比,处于落后的状态,特别是“**”十年使高等教育发展出现倒退,1978年后高等教育得到了“补偿性增长”。房剑森将这种“补偿性增长”解释为“一种过渡性的、有限的增长,是高等教育增长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当高等教育的增长达到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当的某一标准时,补偿性增长就为适应性增长所代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