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人民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普遍感到国民经济发展既要速度“快”,又要质量和效益“好”。
——市场机制基本形成。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在这一时期已经基本完成,有学者宣布“中国已告别短缺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标志着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要转折。经济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投资行为市场化程度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在买方市场制约下,社会投资难以按政府预期进行扩张。居民消费水平在客观环境和传统观念下难以快速提高。政府一再以扩大内需作为各种政策目标,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第六次降息,下调利率,开征利息税,措施力度不小,但是收效不大。高额居民储蓄就像笼中的老虎,放不出来。
——公共财政逐步建立。随着财政理念的不断进步和财政改革的深入,1998年政府正式提出了公共财政的概念,并确定为今后财政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公共财政体系是在分税制基础上的构建,是在分税制基础上对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构建公共财政,意味着两个基本面的重新定位:一是政府与市场的重新定位,重新划定其行为边界,政府应当从竞争领域退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其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上;二是政府与公众的重新定位,政府应当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致力于提供更为完善的社会养老、医疗、就业、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
——科学发展不断践行。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