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系是指学校教育系统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其构成成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这些成分的实体存在形式则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正规教育机构。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和讨论的是中小学的学校体系。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早期学校的数量很少、类型单一而且学校之间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本身持续的变革,学校体系逐渐形成。学校体系的形成和不断改革,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的反应,而且是教育民主化的集中体现。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
在古代社会,虽然已经产生了正式的教育机构——学校,但是各级学校之间并无明确的衔接关系,程度相近的学校教育机构之间亦无联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时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依各阶级、阶层的特殊需求创立的,主要作为社会阶级、阶层的一种等级标志,各学校的产生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特定阶级、阶层的力量和命运。
在西方国家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初等学校更多地是一种慈善性质学校或救济性质的学校,只不过是学徒培训系统的代替物,教给学生简单的读、写、算知识,有的学校更多是为传教服务,还不能称作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此时期的中等教育则在本质上是贵族教育,是社会统治阶级、上层阶级的专利。例如,德国的文科中学、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等等。虽然中学是当时的正规教育机构,文科中学的毕业生还是大学的主要生源,但它们之间以及和所谓的初等学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衔接关系。
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8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一方面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分化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而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另一方面,产业革命对人才素质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才以及科技人才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它们纷纷把初等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自此,教育不再是私人、家庭或教会的事务,国家教育权随之产生并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力量,国家逐渐推行小学公立化,随着初等教育成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系得以形成。但是,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学校体系是一种双轨的层次结构:一轨是初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种职业初习学校的纵向衔接,另一轨是古典与新兴的普通中学同古典大学及新型的现代大学相衔接。前者形成为自下而上发展的“上构型”层次结构,后者形成为自上而下发展的“下构型”层次结构。两种结构并行而互不相通,使学校教育的功能也是分轨发挥的。“上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重在训练学生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和职业技能,注重体力劳动者和小职员、公务员的培养;“下构型”学校教育层次结构系统则重在提高资产阶级的素质,注重培养担任国家、教会和高级专业的高级职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