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室环境
中小学教学用房中的普通教室是学校建筑中数量多、功能要求高的主要使用房间,学生在校期间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此教室环境如大小、形状、朝向、室内设施、室内环境以及房间的组合形式等直接影响到教与学的效果和学生身心的健康,美观、大方、明亮的教室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教室的面积与地面
1.教室的面积
教室的大小主要根据同时在教室内的学生人数决定。每名中小学生在教室内应占地面积分别为 1.22m2和1.15m2。[1]此时教室进深以小学 6.6m、中学 7.2m 较为理想。假设中、小学每班学生数分别为 50 名和 45 名,则教室的使用面积小学多采用 50.46~61m2,中学教室使用面积为 55.7~67m2。
教室面积宜便于学生就座和通行,便于清扫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面积太大容易影响声音传播导致声学环境障碍,音质条件下降,影响听课效果。
2.教室的地面
教室的地面宜采用易于清洁、较为光滑、热工性能好的材料,我国大多数地区采用水泥地面及地砖地面。国外也有的采用塑料、地毯、木地板等做地面。
(二)教室的形状
1.矩形教室
矩形教室是我国常用的平面形式,并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长宽之比 4:3 或 3:2,前德国还制定了定型设计方案。矩形教室的进深尺寸以 6 900~7 800mm 为佳,长度以 8 400~9 600mm 为佳。 矩形教室的优点是经济而有效地利用房间面积,结构简单,便于布置。
矩形教室的学生衣物存放,当条件允许时,可考虑放在教室后部或沿走廊墙设存放柜。缺点是教师与后几排学生之间人际距离太大、可控效度降低,学生视距太长,听距太大后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