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龚雄飞与学本教学

第二节 汨罗江边

字体:16+-

我真正的教育旅程,应该说是从湖南汨罗开始的。点击岁月的鼠标,我记忆的荧屏上瞬间就会呈现出一幕特别的画面。20年前,1995年,我在湖南汨罗市一中任教高中语文。

汨罗是历史文化名城,它和爱国诗人屈原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它的厚重久远来自它的平和蓄力,当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爆发就成为必然之势。那时,汨罗率先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做法已经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关注。10月的一天,学校领导通知我,第二天有教育专家指名要到我的班上跟踪听课。初出茅庐的我在喜悦中夹杂着一丝紧张,接受了任务。教学内容是文言文《石钟山记》,课已经备好了,当时教学设计的开放与大胆,连我自己都没有把握,不过再改也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天,听课者如约而至,他们是《人民教育》记者梁友君、《湖南教育》杂志社社长胡宏文、记者龚鹏飞等一行人。我硬着头皮上,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质疑,等于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更关注动态的生成,因而也就更不好“控制”,这在当时简直犯了“大忌”。我将全文中心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大大地书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这个句子问:“大家对作者的观点有何评论?”

这一“问”不要紧,整个课堂“开花”了。

一位学生来了个“快速反应”:“作者强调目见耳闻当然不无道理,但凡是非要目见耳闻才能判断其有无吗?比如其他星球上有没有生物,这是无法目见耳闻的,难道就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证实其有无吗?”

接着便有学生表示支持:“是的,对事物的认识不一定都要目见耳闻。比如化学、物理学中的很多微观世界就不能目见耳闻。再说,有很多目见耳闻得不到的科学发现,却可以凭借想象力得到,苏老夫子当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