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菁中学要编印沈鹏的书法集《江阴颂——沈鹏书历代名人诗词》,要我写个序。我既非书法家,也非知名人士,本无资格给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写序,但却一口答应了。原因是我可算得上是沈鹏最老的同学和朋友,又是母校要为他出书,这两层关系,写序是非我莫属了。
我和沈鹏的友情已经有五十六个年头。那是中华民族正在受苦受难的年代,江阴的南菁中学被日寇轰炸得只剩几间破房子。1942年在废墟上复校。1943年沈鹏从上海回到家乡上学,从此我们就在一起,成了最亲密的朋友。说到亲密,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那时每学期开学,首先要排座位。在初中的时候,我们俩人高矮相差无几,因此常常排在双人桌的同一桌位上。但到高中的时候,我们俩人的身高明显有了差距,沈鹏比我长高了,但是为能坐在一起,我们总要做点小动作,实在无奈,也要厚着脸皮向同学求情,好在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情同手足,总是让着我们。于是我们俩就创下了同坐一个桌位的“吉尼斯”纪录,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毕业整整五个年头。高中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又在新中国的首都相聚了。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他在新闻学校学习。以后他在中国画报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我则留在北京师范大学。几十年来,我们总是彼此鼓励,互相帮助,经过了风风雨雨,始终不渝。我俩的友谊又发展到了我们两家的友谊。
南菁时代是我们一生中值得怀念的时代。虽然那时正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年代。前三年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后三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但黑暗中并非没有一点光明。鼓舞我们前进的是老师的教导和同学集体的温暖。特别是有一批高年级的同学,他们较早与地下党有联系。他们常常带领我们开展一些进步活动,使我们较早地接受到党的教育。我们班也是一个团结的、进步的集体。我们课余生活很丰富。记得我小时候喜欢画画,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芥子园画谱》,就学起画来,结果班上许多同学都学起画来。当时夏鹤龄同学喜欢书法和篆刻,于是班上不少同学练起书法和刻起图章来。为了节省纸墨,我们用笔蘸着水在方砖上练字。沈鹏今天能成为书法家,与那时的兴趣不无关系。在高中时期,我们共同参加了民主运动。由沈鹏等同学发起成立了文艺社团,并开始办壁报,后来办期刊。这些活动都为我们后来的成长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