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潮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了终身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提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后,广为流传,许多国家制定了教育法规来推行终身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下简称《学会生存》)。报告深刻地分析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该报告出版后的两年内就相继被译成33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终身教育也就成为最有影响的现代教育思潮。
我第一次接触到“终身教育”这个词是在1974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恢复我国席位不久,我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各国提交大会的提案中有两大类:一类是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多为扫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提案;另一类是发达国家提出的,多为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提案。我不知道什么叫终身教育,因为它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就简单地把它当作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1976年我看到了《学会生存》的简译本(该书中译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原外国教育研究室翻译,1979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才认识到终身教育的时代意义。1980年我在准备“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的报告时,查阅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发现马克思在100多年以前就深刻地阐述了大工业生产与教育的关系,蕴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他说,“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又说,“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2]简言之,现代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而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