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一卷: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1]

字体:16+-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又重申“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几个概念及其联系有一个明确的理解。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

人类很早就萌发了对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当时的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是想培养“智、仁、勇”全面发展的人。古希腊重视和谐教育,希腊人认为,美就是和谐,或者说和谐就是美。希腊人所理解的人,不仅是心灵美,而且身体也美,心灵美和身体美的统一才真正体现了和谐。[2]亚里士多德就要求遵循儿童的自然行程,通过体育、德育、智育使人得到理性和体魄健美的和谐发展。但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充其量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受到这种教育,而且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即使古代智者提出的和谐发展,也是不全面的。中世纪宗教更是认为人生下来是原罪的,为了赎罪,人要禁欲,泯灭人性。文艺复兴冲破了神的束缚,肯定了人的价值,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教育家根据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继承和丰富了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培养个性自由发展的“自然人”的思想。裴斯泰洛齐主张通过教育与劳动结合,促使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提倡人人都要劳动,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如傅立叶所说的“协作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3]。欧文不仅坚持这一主张,而且开展了教育实验。虽然这种实验在资本主义的分工制度下注定是要失败的,但却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奠定了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做出了科学的历史分析,指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现代大工业生产决定了需要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能承担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后面我们会做全面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