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学确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是我们党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付出了很大代价得出的一个结论。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过去由于‘左’倾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我们党内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它严重地妨碍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这就清楚地说明了造成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讲道:“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认识上有极大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过去过多地看到了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而对教育的反作用则认识不足;第二,对教育的反作用,也往往只看到它对政治的作用,看不到它对经济的作用。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又片面地、错误地理解为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因而认为政治可以冲击甚至代替教学。“**”中林彪和江青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了这种片面的认识,抓住教育阵地为他们篡党夺权服务。他们大肆摧残、破坏文化教育事业,打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比较适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育制度,严重地降低了教育质量。它的恶劣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长期以来,我们没有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往往把教育事业的投资单纯地看作消费性投资,没有把它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的地位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比较重视的。“一五”期间,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5%。那时期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26倍,工程技术人员增长了2倍,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1958年以后,教育的基本建设投资却越来越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工业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二五”期间,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6%;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0—1964年)为3.2%;“三五”时期为1.9%;“四五”时期为2.3%;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有所增加,1976—1978年为2.7%。总起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9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增加了33.6倍,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只增加了19倍。再看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业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1952—1977年这25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8倍,而同期内,主要靠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却只增长了18倍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速度。再加上十年内乱中林彪和江青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对教育事业的严重破坏,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家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地下降。1979年工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不仅技术干部严重不足,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也降低了。一部分有熟练技术的老工人退休,而“**”期间进厂的工人,文化程度又很低。据《人民日报》1981年4月1日载,1979年年底通过对2 000万职工的调查,有80%的职工没有达到初中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占7.8%;技术等级多数在三级以下。技术人员的不足,工人素质的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先进设备的利用。这种状况不改变,经济建设就搞不好,实现“四化”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