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二卷:基础教育

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1]

字体:16+-

课程改革本来就是在课堂上,为什么说“把课改落实到课堂上”,听起来好像是矛盾的。我说这几句话是因为看到许多学校虽然已经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但课堂教学还是老样子,还是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师灌输,学生练习,追求高分,而不是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前不久有位教师问我:能不能在教材中增加一些高考的内容?你看,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考试本应该服从教材,检查学生学习的成绩,而不是教材服从考试。这说明这位教师的思维还是应试的思维,而不是课改的思维。

课改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人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仅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应知的知识,还要发展智力,增长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程改革不能停留在课程标准的变化上或者课程内容的变动上,更应该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我曾经说过,课程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我把它叫作“理想课程”,是由许多专家研究制定的,体现了国家意志。第二个层次是教材的开发,我把它叫作“开发课程”,由教师、专家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这个层次与最高层次就可能有一个落差,要看编教材的人的水平。有的教材编得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水平比较高;有的教材可能编得不够完美,就有落差,课程标准就会打折扣。对内容的安排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如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比例多少合适,至今还在争论。第三个层次就要落实到课堂上了,落实到教师的教学上了,我把它叫作“实践课程”,是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安排,设计教学方案,开展与学生一起的教学活动。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改成败之所在。水平高的教师能够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心应手地运用教材,甚至能够纠正教材编写之不足;水平差的教师,可能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可能对教材掌握不透,就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会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很大的落差。还可以说有第四个层次,我把它叫作“习得课程”,就是说最终学生学到什么、学会多少。这完全取决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了。所以我说,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改革最关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