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二卷:基础教育

浅谈语言与教育[1]

字体:16+-

说实话,我小时候并不太喜欢语文课,原因是那时学校的语文课就是要求学生背书。上小学三年级时,刚好遇到抗日战争爆发,为逃避战火,流离失所,辗转城乡南北,没有正规学校好上,只好去读私塾。私塾老师是一位乡村郎中,收了四五名学生,初入学的读《三字经》,有一名十来岁的大孩子读《孟子》,让我读《大学》。老师也不讲解,就是让我们背诵。当时似乎都背熟了,但今天也只记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开篇第一句。等到上了初中,日本沦陷区的奴化教育为了标榜他们的“王道”,让我们读《孟子》,天天背“孟子见梁惠王曰”,等等。这些不求甚解的背诵把我带到厌烦语文课的境地。但是我爱阅读,爱写作。可是那个年头却没有什么儿童读物可读。还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比我大三四岁的邻居金懋鼎同学,给我讲起三国的故事,我听了很有兴趣,于是就向他借《三国演义》来阅读。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后又读了《西游记》,更是爱不释手。这时候我才开始对语文逐渐地感兴趣。抗战胜利后,我才读到鲁迅、巴金、冰心的作品。到了高中,我们的语文老师李成蹊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徐州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给我们讲《文心雕龙》,讲文艺评论,这时候我对文学才有所了解。在高中,为了参加民主运动,我们办起了壁报、油印小报、杂志,开始写点小文章,逐渐地我也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从以上的经历可以看出,我的语文基础没有打好,现在在工作学习中常常感到是个缺憾。所以,我常常劝告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重视语文学习。

这里就要说到语言和教育的关系了。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教育是在交流中进行的,所以教育和语言分不开。但人类语言产生得比较晚,可能人类最初的教育是通过肢体动作进行的,也就是在这种教育的交流(也包括劳动和生活中的交流)中逐渐产生了语言。那么,教育就成为语言产生的源头了。语言一旦产生,教育就离不开语言了,语言就成了教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