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二卷:基础教育

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1]

字体:16+-

——再论“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活动在小学已经开展一年多了,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理论上却还存在不同的意见。赞成者认为,“愉快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效果也是好的;不赞成者认为,学习本来就是要求刻苦的,“愉快教育”怎么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有的同志认为,“愉快教育”并非新鲜事,老早夸美纽斯就提倡教学要听其自然,发展儿童的天性,今天来提倡,未免有些倒退。究竟“愉快教育”该不该提倡,它在理论上能否站得住,这是教育理论界应该回答的问题。

首先表明,我是属于赞成者之列。去年春天,当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把北京一师附小开展“愉快教育”的经验材料转给我看时,我就认为这是一份好的经验,值得推广。我一开始并没有从理论上来分析这个经验,只是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直觉来评论这件事。因为不仅仅是我,还有许多同志都感到,我国小学教育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被束缚于沉重的教学负担之中,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许多同志感到很忧虑,我们这样的教育怎么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高度创造活力的人才!当看到北京一师附小的材料时,我很兴奋,觉得我们的小学教育有了希望,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这种直觉,我至今仍然认为是对的。

一年来,这个经验已经在全国推广,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确实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只有提到理论高度,才能正确地指导行动,否则经验的推广可能会走样。

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愉快教育”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实质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早在1962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这个要求。我认为这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髓,今天有必要重新来认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深深感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对教育工作特别关注。他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言论,中心思想是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造精神的生动活泼的人才。他对呆读死记、读死书、死读书深恶痛绝,因此他往往采用极其尖刻的、夸张的言语来抨击这种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但是,一个时期,除了“**”中“四人帮”的有意歪曲外,许多同志也只是从表面上来理解他的言论,并未真正领会他的思想实质。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言论,感到他见解之精辟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句话,不仅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也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