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说说国内国外教育改革的形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管是国内国外,教育改革层出不穷。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提出要改革。国外也是这样,1983年美国教育高质量委员会发表一封公开信,题目是《国家处境危险,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头一句话就是,我们很多优势正在被竞争对手夺走。美国人出于紧迫感,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布什提出2000年教育计划,克林顿把2000年计划变成一个法案。英国、日本也都在不断改革。为什么?因为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变革,所以改革也是无止境的。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
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什么呢?
一是教育目标,强调要培养完善的人格。在我国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正在酝酿着大的改革。历次教育的改革,都以教育内容为核心。这次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到要研究课程改革。世界课程改革的形势是什么呢?从指导思想来讲,是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过去课程改革的目标总的是为了培养精英,新数学、新化学、新物理,都瞄准少数精英。所以后来课程改革失败了,因为大多数学生不能适应,教师不能适应,只有少数人能适应。你说它失败吧,也不完全是失败,确实培养了一批精英。现在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大众教育,要面向大众,国外有一个口号:“科学为人人。”从改革课程的目标来讲,过去改革的目标序列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现在的目标顺序是“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倒过来了。但这并不等于知识不重要,不是说不要知识,而是说要有不同的着重点。20世纪60年代的着重点是知识的掌握,现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态度和情感。当然也要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还是基础。拿科学教育来说,20世纪60年代只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理论、基本的体系。现在不同了,科学教育要包括科学哲学、科学过程、科学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了对科学哲学的理解,对科学史的理解,对科学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这是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在课程内容上,过去以学科为本,以升学为本,以学科为本编写教材;现在要以解决问题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要建立综合课程。初中,从世界各国来讲,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是以学科分科课程教学的,其他世界各国的初中都是综合课。现在我国的浙江省在搞综合文科、综合理科。我前不久到日本去,参观了一所小学,他们从1998年6月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一门综合学习课,一直到初中,时数还很多,小学三年级105课时,等于一个星期3节课;到了初中,是100~130课时。所谓综合学习,就是结合本地的一些问题,结合社会环境的一些问题进行学习,包括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一个月一个专题,每个学校都不一样,是自己设计的,不是国家规定的。我是主张课程要降低难度的。有些同志害怕降低难度以后会降低质量,甚至贻误人才。我认为,降低难度之后,人人都能学习成功,人人都能消化,智力高的学生还可以学习感兴趣的课程。难度降低一点,有才能的人还有余力去学习感兴趣的课,可能学得更好,可能更出人才。所以,现在改革的趋势就是要降低难度。日本有一所小学把自然课改叫地球课,社会课改叫人间课。我问他们:“这有什么区别?”他们说:“过去的自然课是我们做实验,讲自然,让孩子们在自然旁边研究自然;现在叫地球课,人就生活在地球上,是把人放在自然里来研究自然。过去的社会课,组织学生到火车站去看火车怎么开的,怎么卖票,怎么行驶;现在人间课,让学生自己当售票员,当检查员,体验生活,让学生站在社会里来了解社会。”他们还把美术课、音乐课改叫表现课。音乐、美术课不是要培养音乐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懂音乐、美术的技艺,而是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情感。我看到学生在美术课上爱画什么就画什么,音乐课上教师让学生即兴弹出节奏来。这里有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有一些新的思路。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在大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