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课程改革是在20世纪教育大发展、教育大改革中开始的,对后来的改革有巨大的影响,值得认真总结。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冷战的年代。一方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严重对立,大家都在扩军备战。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试验场,科学技术的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为各国的军备竞赛提供了条件。培养掌握新科技的人才就是当务之急。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此次课程改革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精英教育”。美国一些科学家认为,美国科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的重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借来的人才”,即在欧洲接受教育而后来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如果美国教育制度不能培养出数量充足的有能力的科学家,在未来社会中美国的优势就不能保证,因而要培养美国的精英。
(2)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就强调学科的结构。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3]
(3)新的课程在内容和结构上与传统的课程迥然不同。新课程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感到像一名科学家那样,不仅使用科学家的工具,还要以科学家的眼光看问题;不仅仅只体验科学家的劳动成果,还要体验科学家从事智力活动的欢乐。因此要把科学方法,即“探究”“问题解决”“发现教学”和“科学方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而是教师用探究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是通过发现过程建构概念的人。
(4)此次教育改革是由第一流科学家推动的,课程的编制也是由专家进行的。例如,当时的新数学、新物理、新化学、新生物课本都是由大学或专门委员会编写的。这就使得教材脱离普通教师,也为它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社会各界对新的课程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并没有获得改革家们所期望的成功。据美国教育署1964—1965年的调查,只有20%的学生选学新的PSSC物理课程。到20世纪70年代,在一片“回到基础教育”的呼声中,新的教材逐渐消失。人们对这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普遍认为是失败的,但公允地说,其对世界教育改革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