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二卷:基础教育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字体:16+-

第三次课程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延续到今天还没有结束。这次改革的动力来自以下几方面。

(1)中等教育走向普及。中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大学教育的准备,而是培养青年走向社会,使原先那种高度选择性的、学术性的学校教育逐渐变为对学龄人口提供普通教育。

(2)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成人也需要学习,终身教育成为教育增长的主要领域。中小学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他们以后赖以发展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中学毕业生都应有探究能力,以便终身学习。

(3)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大众理解新的科技发展。20世纪60年代的精英教育的改革策略已不合时宜了。

(4)中学教育质量的下降引起了人们的不安。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公开信中举出了大量质量下降的事实。信中列举了13项危险指标,并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正在培养一代科学和技术文盲的美国人。”[4]在几次国际数学和科学测试中,美国的成绩都很差。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没有像20世纪60年代那样大张旗鼓,也没有编写核心教材,但却在不断地进行。现举几个国家为例。

美国自1983年公开信以后,又有一系列的报告出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下几项。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于1985年开始提出一项跨世纪科学教育改革计划。组织了由26名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组成的专家组,研究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能力和思维习惯,并于1989年提出一份研究报告,即《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

在上述报告的基础上,1994年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基准》,1996年又制定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1989年布什总统提出美国教育在2000年应达到的六项教育目标,并于1991年提出《2000年教育规划》。克林顿执政以后,以追求教育质量优异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在他第一任期内,提出并由国会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而把布什提出的国家教育目标完成了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