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二节 中国教育传统的基本特点

字体:16+-

中国教育传统有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基本上是封建主义的教育。虽然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但那时中国教育传统尚未形成;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又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教育制度已经崩溃,但从教育思想来讲,中国教育传统总体上还是封建主义的,或者叫作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而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封建主义的。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传统的性质才得到根本的改变,成为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传统。这是第二阶段。但是这两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五四运动”以后,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教育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就开始萌芽,在革命根据地得到了一定的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封建主义教育思想受到了彻底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也早已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封建教育思想还残存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至今仍在起作用。同时,两个阶段的教育传统也不是毫无联系的,后者是在批判和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中国文化传统一样,从纵向的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教育传统在两个阶段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横向与别国的教育相比,中国教育传统又有中华民族的特点,是前后有着继承关系的。中国教育传统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有着明显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北京国子监内的太学牌匾。

中国教育有政教合一的传统 中国历史上的官学很发达,历史上有明确记载,从西周开始就设有官学。由朝廷直接举办、管辖的为中央官学,如西周的国学,汉代的太学、官邸学、鸿都门学,唐代的国子监、太学、四门学等。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为地方官学。官学中的教师叫学官,是朝廷的官员。《礼记》所载的学官有大司乐、大乐正、小乐正等,汉代开始设五经博士、博士祭酒等,隋以祭酒、司业为国子监正副职总领,唐承隋制,宋设提举学事司,明设提督学校官,清设提督学政。他们都领朝廷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