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十一章 结束语: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

字体:16+-

上面各章我们剖析了影响中国教育传统的中外各种文化因素。从这些因素中可以看到,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是复杂的、多元的。中国教育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文化基础当然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但是,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又是引自西方,因此不能说没有西方文化的烙印。而中西两种文化是异质的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对中国来说,开始是被迫的,所以冲突和融合经过了长期的痛苦的过程。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使中国人生活状态变迁,日趋觉悟的是“欧化之输入”,但因为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所以数百年中国扰攘不安的现象,十之八九是由于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他接着说,凡经一次冲突,中国人就受到一次觉悟。直到他作文的“五四”前夕,已经过六个时期:第一期在明之中叶,“西教西器初入中国”,知之者乃极少数人;第二期在清之初世,“火器历法,见纳于清帝,朝野旧儒,群起非之,是为中国新旧相争之始”;第三期在清之中世,鸦片战争以后,“西洋武力,震惊中土”,于是出现“洋务西学”之名词,当时争论的是“铁路非铁路问题”“地圆地动地非圆不动问题”;第四期在清之末季,“甲午之役,军破国削”,遂有戊戌之变,新思想有了拓展,由行政制度问题而转入政治根本问题;第五期在民国初元,“辛亥之役,共和告成”;第六期是“今兹之战役也”,即指民国初期复辟反复辟的斗争。[1]他说:“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2]他怀着疑虑之心说:“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此谓之第七期,民国宪法实行时代。”[3]他认为,最后之觉悟,“尚难实现”。为什么?因为当时对共和、对立宪,只有少数人觉悟,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他把最后觉悟的希望寄托于青年,并向青年陈述三点:①政治觉悟。要认识到,第一步,“国家为人民公产,人类为政治动物”;第二步,“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第三步,“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②伦理的觉悟。陈独秀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阶级制与西方的自由、平等、独立是誓不两立的,只有废除纲常阶级制才是伦理的觉悟。他把伦理觉悟看作“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4]。这是陈独秀早期的文章,还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世界观来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而是主张欧化,也即西化,用西方自由、平等、独立的共和政体来取代中国的专制、独裁政体,但他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脉络是很清晰的。中国向西方学习,从态度来讲,经过了从被迫到自觉的过程;从程度来讲,首先是认识西方的物质文化、火器历法,然后认识西方的制度文化、共和立宪,最后才认识到西方的观念文化——自由、平等、独立。按陈独秀的意见,观念文化是最重要的,即所谓“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但是观念文化的学习是最艰难的,而且不可能像制度文化那样用一种制度来代替另一种制度,只能是在冲突中融合。所谓融合,就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新的文化因素,创造出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中国现代新文化走的是这条路,中国现代教育也是走的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