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顾明远文集.第六卷: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字体:16+-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我认为有下列几点。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虽经多次变迁,但绵延不断,至今仍散发出灿烂的光辉,这与它强大的创新力密不可分。从近些年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富于想象,善于创造。1998年,我参观了徐州汉墓,甬道约百米长,一米宽,两米高,两壁的直线丝毫没有误差,计算之精确,为当代专家所惊叹。2000年,我又参观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青铜面具等打造得十分精美,而且富有想象力。这一切都说明,古代中国人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精湛的技艺。古代的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中国不仅在物质文化上有许多创造,而且在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上也有许多创造。例如,《易经》主张的简易(执简驭繁)、变易(事物变化)、不易(永恒不变)之义;又如,科举制度开创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先河。儒家文化也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宋明理学发展到儒学的顶点。虽然自清朝以来,由于夜郎自大、闭关自守,中国文化一度走向衰落。但自从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找到了合乎中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便再一次焕发了青春,中国文化再一次在创新中复兴和发展。

第二,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中国文化具有吸收各种异质文化并使之有机地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性。从历史上看,异质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部分。正如梁启超所云:“吾中国不受外学则已,苟既受之,则必能尽吸其所长以自营养,而且变其质、神其用,别造成一种我国之新文明,青青于蓝,冰寒于水。”[12]如前面提到的佛教东渐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佛教产生于印度,却在中国得到保存、发展和弘扬。佛教的教义原本与中国的宗法观念是矛盾的:佛教主张出世,中国文化主张入世;佛教重视来世,中国文化重视现世。佛教的教义与中国文化的忠孝等宗法观念也是不协调的,但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佛教有一部分变成中国式的宗教(如禅宗),另一部分则被吸纳于宋明理学之中。再如,世界历史上许多文化都因异族入侵而中断或消亡,如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的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的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断上千年。中国文化却把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民族文化纳入中国文化发展的轨道中来。当然,这与文化发展的水平有关。长期以来,中国文化是农业文化,北方民族文化是游牧文化,他们入主中原以后要使游牧文化转变为农业文化,就要学习汉文化。例如,清政权建立以后,为了统一中国,就竭力推行汉文化,要求所有满族大臣要员都学习汉文经典。康熙皇帝还亲自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乾隆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满族文化完全融于汉文化之中,满文却因没有人读而逐渐消亡,至今已濒临消失的危机。与此同时,汉文化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吸收了许多优秀的营养,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