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没有专门论述教师的文章,但在他给曹植甫先生写的碑文以及他纪念他的三位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崇敬和认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他在文章中所赞扬的,也就是他所要求于教师应有的品质。他认为,教师要有崇高的品质,要有对教育工作的热情,要有和谐的师生感情。以下我们就来看看他在上述几篇文章中是如何认识教师的。
一、对教师的崇敬和对教师素养的认识
1934年11月19日,鲁迅给曹植甫先生写了一篇碑文,原稿题为《河南卢氏曹植甫先生教泽碑序》,收入《且介亭杂文集》时改为《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这是一首对农村教师的热情的赞歌。它充分显示了鲁迅对教育的重视及对长期献身教育事业的农村教师的由衷敬仰。
曹植甫先生名培元,河南卢氏县人,生于1869年,卒于1958年,是著名翻译家、教育家曹靖华的父亲。培元先生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地培养年青一代,是教育界的模范。1934年,培元先生任教逾40年,他的学生一致认为对他的业绩要铭记不忘,决定立一块碑作纪念,以赞颂他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他崇高的品德。他的儿子且是他的学生曹靖华把写碑文的任务托付给鲁迅,鲁迅欣然应诺,写了这篇碑文。
《碑文》热情地赞扬了培元先生的“教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通过《碑文》,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教师这个社会职业的崇敬和对如何做一个人民教师的论述。
鲁迅首先颂扬培元先生在动乱的时代能够立志在穷山僻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伟大精神。《碑文》写道:“夫激**之会,利于乘时”“巧黠因时,鷃枪鹊起”,但培元先生却“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培元先生生活的年代,先是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末期,继而是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压迫的国民政府时期,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这种动乱的时代有利于投机分子的泛起,巧伪狡猾之徒利用时机巧取豪夺,追名逐利,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培元先生却嫌弃虚荣,注重实干,安于河南偏僻的山区,开设学校,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专心致志地教育和启发年青一代。在那黑暗的年代,他把荣华富贵置之度外,选择了当时被一般人视作知识分子的末路,而实际上是对社会很有益的工作。这哪里是有点小才能、小聪明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