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
即使文明消失或中断了,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精神的与物质的成果还将留存,顾先生的这一观点对于思考“传统与现代化”这个题目来说是颇值玩味的。
说到文化,我想一般人容易把它放到“传统”的范畴里面。但是,如果从不断变化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化的话,那么也就不能说它与“现代化”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说,文化有无生命力就在于能否在“传统”(持续力)和“现代化”(自我革新性)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如果借用汤因比博士的考察,可以说,回应现实中严峻挑战(考验)的坚强应战(克服),才是新文化(文明)的摇篮。[22]顾先生也提到,文化既有固定的民族性,也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23]您明确地指出,文明的传播与变迁都有传递(导入)、选择、发现和创造四个环节,我觉得这是您对复杂过程的一种高度概括。
不同文明间的相遇及文化在时间轴上的变化,都是(对文明的)一种挑战。这个时候,如果只是重视传递,只是强调自己不变的固定性,那么就会走上文化衰退之路。但另一方面,如果一种文化能够强有力地走在选择、发现和创造的应战之路上,那么就会使文化爆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想,汤因比博士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与顾先生的学说也是有相通的部分吧。
关于文明与文化的挑战与应战,或者说文化的发展,有一件事情令我格外关注,那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儒学复兴。
儒学可以说是中国精神文化的精髓。近年来,日本经常报道说,贵国人民掀起了儒学的学习热。而且还报道说,去年(2009年)时值孔子诞辰2560年,9月《孔子世家谱》在时隔七十二年后完成了长达十年的续修。[24]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拜金主义蔓延等伦理道德的衰退及其他社会问题是各国共同的难题。这可以说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挑战吧。把儒学作为精神支柱的贵国在精神复兴方面的努力,正是中国文明对现代社会严峻挑战的一种应战吧。如果运用顾先生的学说的话,那也是一种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