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秋天,全国轰轰烈烈大炼钢铁,学校也不例外。我所在的中学里,操场上小平炉林立,师生们彻夜奋战,欲夺取“大跃进”的胜利。一天清晨我忽然发现会议室里睡着一位女学生。第一天没有在意,以为炼钢炼得太晚了,无法回家。可是一连几天这个女孩子都没有回家。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她回答说不愿意回家。再三劝说、教育都不愿意回家。
经过调查了解,才知道,她是一位领导同志的孩子,生于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出生后就被寄养在老百姓家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接回家,因此与父母思想感情上有一些距离。再加上母亲要求过严,据说姥姥还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待她与对待她的哥哥不一样,孩子觉得缺乏家庭温暖,因此拒绝回家。经过再三劝说都无效,只好把她安排在宿舍中。以后我曾多次与她的母亲联系,劝她多给孩子一些温暖,有了感情才能对她提出要求。但是,她的父母却觉得学校对她要求不严,因而使她思想不稳定,学习成绩欠佳。我们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分歧。后来他们甚至认为学校的态度是没有阶级观点的“母爱”的表现,差一点在批判“母爱”时把我也捎进去。
苏俄革命家捷尔任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这是一句教育箴言。马卡连柯的捷尔任斯基公社就是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改造了许多流浪儿童,并为苏维埃培养了大批人才。马卡连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则——“只有更多地尊重学生,才能更多地要求学生”,其实也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另一种表述。对孩子的爱表现在哪里?不只是表现在物质的供应上和主观的感情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信赖他们上。一般家长总以为给孩子穿好吃好就是热爱他们,但是孩子不领这个情,他们不光满足于物质上的丰富,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而这种感情上的关怀又不是抽象的、父母主观上的,而是孩子们能够体会到的、理解到的。有些父母总对孩子讲:“都是为你好!”孩子并不理解。而且这一句话往往掩盖了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一切不符合教育原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