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7]
教师在七年级《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一课中,让学生经历了动手展开与折叠正方体的过程,在获得直接实践经验的同时,掌握了正方体的11种不同展开图。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分组设计:
(1)课前让每个学生制作两个纸质的正方体模型,准备一把剪刀。
(2)将全班48人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指定一名数学组长负责协调、统计和成果汇报。
(3)提出一个问题:“制作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需要知道什么?”在学生了解“要知道正方体的边长,需要得到它的平面展开图以计算用料”后,引入“怎样展开立体图形”这一研究课题。
(4)分组活动: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制的正方体模型展开成平面图形,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在组内展示和交流展开图形状,本组有多少种不同的展开图?还有没有其他形状的展开图?展开正方体有什么规律?
(5)成果展示交流:由组长汇报本组共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展开正方体的规律,并将展开图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全班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在学习《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展开正方体模型时,各个活动小组都不甘示弱,小组成员互相研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正方体模型,教师在讨论期间流动在各组之间参加讨论。上课气氛达到了**,同学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在各组的探究、交流与合作下,11种不同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都得到了。通过这样的探究、合作与交流活动,一个比较抽象、用语言讲授比较枯燥、平淡的内容,变得易于接受、生动有趣,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各组的探究、交流与协作中,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精神。学生动手展开立体图形,主动探究,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新课程理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有利于学生今后参加社会活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而教师也能够倾听学生意见,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变。